学校开展“开学第一课”——剪纸主题美育实践课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艺术修养,学校美育工作委员会于2月28日在思成楼509教室开展了别开生面的 “开学第一课”—— 美育实践课。此次课程特邀辽宁民间剪纸艺术非遗传承人冯元平先生,为学生带来了一场以 “剪纸艺术中的图案赏析与实践” 为主题的精彩课程。基础教研部主任李旭光,通识教育党总支书记孙赫以及通识教研室的部分教师一同参加了本次活动。基础教研部主任助理杨芳主持开幕式活动。
开幕式活动之后,冯元平先生首先与师生们共同欣赏众多来自剪纸艺术家的精美作品,并向学生们进行了细致入微地讲解。接下来冯元平先生就带领学生进入到剪纸理论课程中,他凭借其深厚的艺术造诣和丰富的创作经验,为学生们讲解了剪纸艺术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以及独特的艺术魅力。冯元平先生重点介绍了剪纸艺术中图案的象征意义和创作手法,如常见的花鸟鱼虫、山水人物等图案,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对这些图案的巧妙组合和变形,创作出独具特色的剪纸作品。
理论讲解结束后,进入了实践环节。学生们在冯元平先生的耐心指导下,亲自动手体验剪纸的乐趣。大家手持剪刀,小心翼翼地按照图案轮廓进行剪裁,遇到困难时,冯元平先生和现场的老师们都会及时给予帮助和建议。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剪纸的基本技巧,如如何运用剪刀剪出流畅的线条、如何处理图案的细节等,还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传统图案进行创新设计,尝试将现代元素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创作出了许多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此次美育实践课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参与。许多学生表示, 通过这堂课,他们对剪纸艺术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不仅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还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此次邀请冯元平先生开展剪纸主题美育实践课,是学校(美育工作委员会)丰富美育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的一次积极尝试。希望通过这样的课程,让学生在欣赏和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同时也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一份力量。未来,学校将继续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美育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艺术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撰稿人、通讯员:王一朱;审稿人:李旭光)

